- 索引号: 123701004930036473/2021-00085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成文日期: 2021-09-14 发布日期: 2021-09-14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
- 标题: 部门解读|《济南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 发文字号: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过程
市地震监测中心在前期调研并与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形成《规划(初稿)》。经多次征求意见,组织来自省地震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的专家进行论证。与市发改委申请进行规划衔接后,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会签,吸纳意见修改形成规划草案。
二、主要考虑
《规划》编制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应对我市震情形势的需要。济南市位于郯庐、聊考两大活动断裂带之间,辖区内有千佛山断裂、长清断裂等多条断裂,历史上共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2020年2月18日,我市长清区发生4.1级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但全市大范围震感明显。《规划》编制是提升我市应对地震灾害能力的客观需要。
二是助力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规划》目标、任务及重点项目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强省会”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聚焦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地震安全保障能力,明确建设起步区地震预警发布分中心及地震台,推进起步区及其他有条件区域开展区域评价。
三是注重灾前预防。通过组织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抗震加固等国家层面部署的专项任务,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源头管理,提升灾前预防水平。
四是注重规划衔接。《规划》编制落实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任务;落实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中“支持济南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化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在省会城市和重点地区增加预警终端,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入户、实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试点”等任务。同时,吸纳《济南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及《济南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相关建设指标。
三、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标。提出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防治更精细、监测更智能、救援更高效、服务更便捷”的具有鲜明省会特色的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提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3个类别16项指标内容和预期值。
(二)重点任务。一是健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包括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监管、推进抗震加固、加强村居设防、扩大科普宣传。二是优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包括提升监测能力、强化震情研判、科学发布预警。三是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包括加强预案管理、强化应急准备、深化应急协作。四是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完善服务清单、开展服务试点、拓宽服务领域。五是增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支撑,包括推动创新应用,加强合作交流,鼓励成果转化。六是构建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新格局,包括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治体系、强化执法监督。
(三)重点工程项目。为服务规划目标实现,实施“济南市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包括4个分项工程。一是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组织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建设工程抗震加固、重点区域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及地震小区划结果复核。二是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优化布局、更新设备,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进行智能地震监测平台建设和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三是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实现与省地震局应急指挥系统、济南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四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研发、推广和应用。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