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与市应急、住建、审批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理、加强韧性防御、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准备、提升公共服务、深化科学普及、推进试点联动八个方面、20个分项的具体任务,明确了市、区县(功能区)、街道(镇)三级事权划分、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
该《实施意见》八方面主要任务是:
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基层治理体系。积极落实区县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实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有职责、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健全完善的责任体系。
推进法治建设,依法提升防震减灾基层治理能力。健全法规政策体系,落实法定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基层治理刚性力度。注重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普法责任落实,开展防震减灾法治宣传。
加强韧性防御,提升地震灾害防治能力。强化抗震监管,推进审管互动增速提效。开展探查评估,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抓实试点建设,探索开展震灾风险管控服务。推进排查加固,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强化监测预警,提升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站网运维,加大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终端部署力度,落实“一县一台”要求,织密地震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群测群防,健全宏观观测体系,落实异常零报告制度。
加强部门配合,协同做好应急准备。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增强城乡抗灾能力。推进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专业救援水平。
增强数字赋能,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加快建成济南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网格+防震减灾”智慧服务,实现群测群防、风险防治、灾情速报等防震减灾信息共享。
深化科学普及,推动防震减灾科普转型升级。加强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队伍建设,深化科普协同机制,实施公众科普行动。推行智慧科普,实现科普服务转型升级,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加强阵地建设,拓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
推进试点联动,提升防震减灾基层治理保障能力。部门联合,指导开展全市防震减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市、区县(功能区)、街道(镇)三级联动,打造亮点,树立标杆,引领推动全市防震减灾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为保障任务落实,《实施意见》还规定,强化跨部门跨业务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高效顺畅的良好局面。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解决基层治理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高标准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加强典型事例成效宣传、经验总结交流,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防震减灾基层治理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近年来,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以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组织省、市两级8个试点单位开展创建为抓手,围绕防范地震灾害风险,强机制夯基础,抓亮点促提升,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市地震监测中心将加大部门协同力度,全面组织区县(功能区)、街道(镇)开展防震减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加快建成协同高效、多元参与、保障有力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切实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地震安全防线,为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建设提供坚实地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