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23701004930036473/2024-00118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4-12-31 发布日期: 2024-12-31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
- 标题: 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党组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强化法治引领,着力创新驱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贡献济震力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组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法治济震建设,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职能。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印发《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统筹谋划法治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法治建设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各项任务,为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严格落实述法制度,把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年度领导班子成员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依法履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书记、主任张振民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发挥好法治建设“头雁效应”。指导建立常态化学法制度,研究确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纳入每月党组会议议题,组织10次专题学习,以学促干提升工作质效。先后听取4次法治工作专题汇报,多次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
(三)加强法治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开展4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培训,邀请“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 成员刘云教授、王淑华教授和刘洪涛处长授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3名同志做交流发言。大力推进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行政法规、营商环境条例等作为重点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印发学习资料,每月组织学法模拟测试,遵循法治之“纲”,夯实法治之“基”,不断增强全体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印发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加强对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起草《济南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质量监管办法》,制定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绩效。完成专业法律顾问聘用工作,制定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办法,健全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已对39份合同、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加大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宣传力度,制定中心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网络检索任务表,确定各处室任务分工。
二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印发《地震应急响应等级》和《震后12小时地震应急响应行动清单》,明确全体工作人员应对地震时的具体任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开展抢险队伍常见险情处置和防汛、防火等装备操作训练,推进中心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
(二)加强依法办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贯彻实施党组工作规则和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制定《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管理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是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开展地震行政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文明规范执法。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集中执法检查,根据“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对2024年建设工程按25%比例进行抽查,检查建设工程33个,对13个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定期开展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确保覆盖率达到100%。
(三)依法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 “互联网+监管”
一是依法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精准执法。制定《2024年度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持续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制度,推进监管体系优化整合、监管技术改造升级和标准化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积极参加对济南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2024-2035年)、村庄布局规划(2024-2035年)以及61个村庄规划进行审核,推广应用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成果。开展“用地清单制”服务,为99个项目、248个地块、779.9085公顷的土地出具地震安评意见。积极开展“双告知”信息工作,确保“双告知”平台数据认领率达到100%。
二是深入推进 “互联网+监管”。依托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推进随机抽查与行政执法监管联动,及时调整、补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的执法人员、执法对象目录,完善各类信息和内容,全年共完成执法87次,结果全部在网上公示。积极推进审管互动工作,推行抗震设防智慧审管,2024年,对194个已办结审批项目开展抗震设防要求动态监管,服务保障建设工程地震安全。全域推进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监管系统建设应用,破解制约区县抗震设防管理的瓶颈。目前,13个区县(功能区)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抗震设防要求智慧化审批监管实现行政区县全覆盖。
(四)落实普法责任,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一是明确普法内容,落实普法责任。制定《2024年度普法宣传工作要点》《普法责任清单》《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梳理全年普法工作,对全年度普法内容、对象、目标及具体举措详细安排,明确责任,保障普法工作有序开展。组织开展普法观影活动,观看以“正当防卫”为题材的电影《第二十条》,增强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素养。
二是利用重点时段,集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期间,通过网站、融媒体转发“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海报、图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公布5起典型案例,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转发民法典相关知识及“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典型案例,开展线上普法宣传教育。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网站、融媒体转发《宪法伴我远征》视频、防震减灾法主题宣传视频《守护》及《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文章,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此外,还通过“济震融媒体”开展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三是丰富宣传形式,坚持日常普法工作。在中心官网开辟“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专栏,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借助“六进”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广场宣传、科普讲座、发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汇编》等方式,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讲解读,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条例宣传,提高防震减灾法治普及度。通过网站、融媒体发布防震减灾普法宣传视频—《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呼吁广大群众共同保护地震观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抓住关键群体普法工作,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党校教程,联合建立“济南市党员干部防震减灾现场教学基地”。5月21日,2024年市直机关处级干部进修班50名学员开展现场教学,中心向党员干部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法定职责。“国际减灾日”宣传期间,为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提高基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市地震监测中心、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联合开展全市防震减灾普法教育专题视频讲座,邀请省局专家重点讲解防震减灾法律法规。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中心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不足,重点时段普法宣传工作有待继续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宣传力度还需加强;
二是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现场执法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三是对区县地震行政执法的指导和检查不够,区县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和普法宣传。进一步打造防震减灾法治文化阵地,持续组织法律顾问开展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编写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并及时报送。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市地震监测中心规范性文件的申请、审查、征求意见、报送等工作程序,提高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进规范化文件制定工作。
(三)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及“互联网+监管”行政监督执法检查系列相关工作,关联率、覆盖率、及时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抗震设防要求集中执法检查,执法抽查比例不低于20%。坚持每月对地震专用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进行执法检查。
下一步,市地震监测中心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为保障,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惠企利民,大力推进法治济震建设,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法治服务能力和地震安全保障能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贡献。